一、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性
教育是崇高的社会公益事业,担负着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神圣使命。教育的功能和教师的职业性质要求教师必须具备高尚的道德和人格力量,以自己远大的理想、宽广的胸怀、崇高的品德、渊博的学识和精湛的教学艺术教育培养学生。
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学生增长知识和思想进步的导师。教师不仅要传播科学文化知识、讲授为人之道、解惑释疑,而且还要通过自身崇高的理想信念、良好的师德、严谨的教风影响、感染、激励学生。教师队伍职业道德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素质教育的顺利实施、学生的健康成长和教育的质量、声誉与效益。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具有鲜明的示范性,它关系到学校良好校风、教风和学风的形成。因此,要用高尚的师德风范去感染、教育、影响学生,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良好师德的熏陶。
二、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意义
教师职业道德是从事教育职业的人从思想到行为应当遵循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
1.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问题的决议》中指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现着精神文明建设的性质和方向。教师是社会文明的传播者,是社会进步的桥梁和纽带,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通过自身的道德风貌,在学校和社会上起到率先垂范的作用,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2. 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建设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保证。只有一支具有政治素质合格、专业思想牢固、道德品质高尚、个性心理健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教师队伍,才能承担素质教育的重任。
3. 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各种思想文化此起彼伏,不同的价值观念相互碰撞,给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新的课题。
4. 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是教师队伍建设的需要。牢固树立育人为本的思想,将“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的要求落实到教师队伍建设的每一个环节,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在教师中大力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主旋律教育,切实提高教师的能力和水平。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是师资队伍建设的灵魂工程。
三、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
教师职业道德建设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为依据,努力使教师做到:
1.坚持方向。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共产党的领导,认真学习和宣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自觉履行《教师法》规定的职责和义务。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和人才观,增强实施素质教育的自觉性。
2.爱岗敬业。热爱远程教育事业,具有崇高的荣誉感和强烈的事业心,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勤奋工作,乐于奉献。更新教育观念,积极投身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之中。尽职尽责地完成本职工作任务,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3.严谨治学。实事求是,尊重科学,积极探索,勇于创新。树立优良学风,理论联系实际,刻苦钻研,精通业务,不断更新知识,具备适应远程开放教育教学工作需要的文化素养和专业知识。遵守科研道德,正确处理教学与科研的关系,努力提高教学与科研能力。
4.精心施教。遵循远程教育教学规律和特点,认真钻研和设计多媒体教材,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努力改进教学方法。精心备课,悉心辅导。启发学生思维,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掌握和运用现代教育教学手段,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5.热爱学生。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观念,坚持为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着想和服务,搞好学生的导修导学,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关心学生,爱护学生,积极帮助学生解决困难。尊重学生,正确对待学生的过失,在教育活动中保持宽广的胸怀,平等对待学生,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
6.教书育人。努力向学生传授文化科学知识和专业技能,积极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勇于创新的精神。对学生认真负责,严格要求,以生为本,因材施教,启发诱导,诲人不倦,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
7.为人师表。在思想政治上、道德品质上、学识学风上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为人师表。模范遵守社会公德,注重自身修养,严于律己,表里如一,作风正派。礼貌待人,举止大方,乐于助人,自觉维护教师形象。
8.团结协作。互相尊重,团结协作,谦虚谨慎,豁达大度,互帮互谅,顾全大局。老教师要有“人梯”精神,扶持年轻教师,年轻教师要谦虚好学,尊重老教师。关心集体,热爱学校,服务社会。
四、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途径和方法
1.建立学习培训机制。对教师进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教育,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教师进行爱岗敬业教育、法律法规教育、伦理知识教育和为人师表教育,在学校形成良好的教育氛围。同时,把师德教育作为教师继续教育的首要内容,将教师学习职业道德制度化、规范化,将师德教育纳入学校日常教育工作,要求教师自觉加强职业道德规范的学习,主动提高道德修养,自觉运用规范约束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
2.建立考评监督机制。在学期考评或年度考评中,将教师德才表现和工作实绩相结合,进行综合评价。建立个人自评、教师互评、学生评价和组织评价相结合的考评机制,发挥教师、学生和组织等方面的监督作用,确保学校师德考评工作落到实处,不流于形式。
3.建立良好的运行机制。师德建设工作要从教师的工作和生活实际出发,关注教师的利益需求,将师德建设同解决教师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关心、理解、体贴教师,将思想道德建设寓于多做实事好事的实际工作之中,积极营造事业留人、感情留人、环境留人、待遇留人的良好氛围,增强师德建设的感召力和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