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首页|通知公告|信息公开指南|信息公开栏目|信息公开年度报告|信息公开申请|信息公开规章制度
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通知公告>>正文
河南质量工程职业学院“十三五”专业建设发展规划
2020-01-17 11:31   审核人:

“十三五”时期是学院全面建设“特色鲜明、中原著名、全国知名”高职院校的关键时期,也是学院进一步贯彻落实新理念、提升整体办学实力与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为进一步加强学院专业建设、优化专业结构,构建有竞争优势、特色鲜明、适应社会需求的专业体系,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专业建设质量,根据《河南质量工程职业学院“十三五”发展规划》等文件精神,结合学院实际,特制定本规划。

一、学院概况和总体发展目标

(一)学院概况

学院是全国唯一一所以质量教育和质量服务为主要特色的高等职业院校。学院位于河南省平顶山市,是河南省骨干高等职业院校、河南省职业教育品牌示范院校、河南省全民技能振兴工程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和全国中小学质量教育社会实践基地,更是质量工程师成长的沃土、首席质量官放飞的摇篮。

学院设有食品与化工系、机电工程系、建筑工程系、信息工程系、经济与管理系、法政系和五年制大专部等7个系部,开设有食品营养与检测、商检技术、工程监理等39个专业。现有普通类全日制在校生和成人类在校生各6000多人。学院拥有高、中级职称和“双师型”教师565人,其中教授、副教授141人,具有博士、硕士研究生学历、学位教师260人。学院建有数控技术、电器安全性能测试、食品微生物检验等90个实验实训室;拥有图书资料58.59万册、电子图书2023.00G。建有完备的校园网、卫星地面接收系统、电子阅览室等电子信息交流平台,实现了现代化办公、教学和学习。

在河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指导支持下,学院与省内外120多家知名企业、质量技术监督系统检测检验技术机构组成的河南质量工程高等职业教育集团,已成为集人才培养、技术研发、社会服务等多种功能的“产、教、研”联合体。建院以来,共为社会培养了2万多名有质量素养的各类技术技能人才,毕业生就业率和保持在用人单位总体满意率均达95%以上。

学院始终严守“质量重于泰山”的校训,弘扬“科学精准、法制规范、责任诚信、创新卓越”的质量文化理念,坚持科学发展,提高办学水平,努力使学院成为培养质量专业人才的摇篮,成为以质量服务为特色的区域性公共技术服务平台。

近年来,学院先后被授予河南省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河南省素质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和河南省普通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二)学院办学目标定位和办学使命

学院的目标定位是以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为出发点,以质量管理、质量检测和质量监督专业群为重点,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土木建筑、财经商贸大类等专业协调发展,建设“特色鲜明、中原著名、全国知名”的高职院校。

学院的办学使命是依法自主开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积极开展对外合作与交流,为区域、行业和国家的经济建设及社会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撑。

二、专业建设发展基础

(一)专业结构

学院现有39个高职专业(不含专业方向和已停止招生专业)。学院以质量为特色,开设专业以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土建、财经商贸大类为主,涵盖了食品药品与粮食、资源环境与安全、能源动力与材料、生物与化工、轻工纺织等13个专业大类,形成“规模、特色、质量、效益”协调发展的专业建设与发展的格局。学院现有机电一体化技术、商检技术、工商企业管理、物流管理、食品营养与检测、工业分析与检验等6个省级特色专业;农产品质量检验、机电一体化技术、食品营养与检测、工程监理、计算机应用技术等5个河南省综合改革试点专业。

(二)专业特色

1.对接产业,服务行业。学院紧密围绕全面服务平顶山市经济社会和质量行业的发展进行专业设置和调整,现有专业对接了平顶山市 “5+5”现代工业体系提升专业建设与产业发展的契合度。近年来,学院更是通过广泛的社会调研,紧贴行业需求,开设了食品营养与检测、质量管理与认证、特种加工技术、电梯工程技术、药品质量与安全、绿色食品生产与检验、工业机器人技术等与质量行业密切相关的新兴技术专业。

2.重点突出,结构合理。学院确定了建筑工程技术、食品营养与检测、机电一体化技术、工商企业管理、计算机应用技术等5个办学时间长、师资队伍强、特色鲜明的专业为核心专业,围绕这些专业初步形成了中心突出,主次分明的专业体系架构,并按照社会需求有序推进特色专业群的建设。如集成机电一体化技术、数控技术、特种加工技术等专业,初步形成高端装备制造专业群;适应绿色食品加工及检测的需要,将食品营养与检测、食品加工技术、绿色食品生产与检验、农产品加工与质量检测等专业集成为绿色食品生产专业群等。

3.拓宽合作渠道,校企互利共赢。学院紧密依托河南质量工程高等职业教育集团开展校企合作骨干专业基本实现校企合作共建,形成了集人才培养、技术研发、社会服务为纽带的“产、教、研”联合体。学院先后与美的集团、海尔集团、双汇集团、伊利集团等签订了合作办学协议,与郑州航空港区、省内多家产业集聚区建立了广泛的校企合作关系。学院积极引进北京海天装饰集团、清华IT、国汇航科技有限公司、郑州天工宝玉文化传播公司武汉弗莱茵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联合开展人才培养。学院与富士康科技集团联合开设的IDPBG专班已连续举办两期,共培养80人。

4.教学设施不断完善,实践教学成绩突出。学院结合行业发展和专业需求,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利用专项、市财政、企业投入和学院自筹等多种渠道,投入2000多万元用于数控加工中心、质量数据分析实训室、管理模拟实训室、生产运营管理实训室、QC小组活动室、沙盘综合实训室、工商管理综合实训室、混凝土质量检测实验室、建筑工程施工综合实训室等26个具有真实或仿真职业氛围的校内实验实训室建设。目前已建成90个校内实验实训室,实验室房屋使用面积10709平方米。

5.特色育人模式初步形成。学院以培养技术技能人才为目标,以主动适应社会需要为主线,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为切入点,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形成了“公共基础课+专业基本技能课+专业核心技能课+质量特色课程”四大模块组成的较为科学的课程体系。构建了课程项目实训、专业综合实训和毕业顶岗实习三个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各专业的实践教学学时均达到总学时的55%左右。

(三)存在的问题

1.专业规模失衡。学院39个专业(不含方向)在生源、师资、设施设备等方面都存在着发展不均衡的问题。一方面存在弱小专业,其中在校生人数少于30人的专业有10个;另一方面建筑工程技术、建设工程监理、工程造价、会计、食品营养与检测、计算机应用技术等6个专业的学生占全院在校生的50%左右。专业规模的失衡,造成学院办学成本居高不下。

2.专业结构分散。学院39个专业(不含方向)分布于13个专业大类,专业集中度低,其中能源动力与材料大类1个,公安与司法大类1个,轻工纺织大类1个,旅游大类1个。学院专业大类分散,不利于学院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和专业群建设。

3.课程建设层次有待进一步提升。目前学院已建设完成2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门省级优秀课程,9门院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学院课程建设成果数量还比较少,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尚属空白,微课、慕课、精品在线开放课程、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这与省内一些示范院校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

4.师资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学院现有的师资队伍的职称结构还有待调整优化,高级职称的教师所占比例偏低,省级、国家级的名师也相对较少。同时,适应专业发展需求的基层教学组织的建设和管理也比较薄弱,不能满足现有专业建设发展的需求。

三、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适应情况

(一)毕业生就业情况分析

学院高度重视就业工作,2008年、2012年连续两届被评为河南省普通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2016年,学院就业工作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等文件精神,全面落实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积极拓展重点就业市场、提升就业服务工作水平,努力提高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开创了就业工作新局面。截止2016年12月25日,毕业生就业人数为1548人,就业率为80.84%。2016年学校毕业生分布在30个专业,总体就业情况较好。其中以建筑工程技术、食品营养与检测、机电一体化技术等专业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较为突出。2016届毕业生中,建筑工程系、机电工程系、信息工程系、食品化工系传统优势专业毕业生就业与专业相关度较高。其中,建筑工程技术、工程造价、工程监理、机电一体化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等专业毕业生共954人,从事和专业相关工作的669人,专业相关度70.13%,其他如市场营销、物流管理、物业管理等专业毕业生就业相关度也在60%以上。

(二)人才需求分析与预测

快速发展的新型城镇化,正在成为中国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引擎,新型城镇化战略将带动高端制造、信息化、食品等行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质量发展纲要(2011—2020年)》、《中国制造2025》和《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推动三个转变建设质量强省的实施意见》(豫政〔2015〕29号)等文件精神为质量人才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在加快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的过程中,对质量人才需求会越来越多。从行业发展对专业的需求上来看,根据质量管理、质量检测运行的内在规律,适应多行业发展的质量检测技术和质量管理等复合型人才将成为质量行业人才需求的新趋势。

     从人才基本素质和知识结构需求上来看,一是要具有相应的职业技能,即掌握基本的职业技能操作方法和操作规范,并达到上岗所要求的熟练程度,获取相应职业资格证书。二是要具有质量行业的专业知识,具备质量检测技术、质量法律法规、质量管理等质量综合知识。三是要具备专业创新能力,即发现、解决新问题的能力、根据工作需要提出创造性设想并付诸实践开发的能力,以及把握创业机会,实现由谋职到创业发展的能力。四是要具备守法、自律诚信勤勉等优秀人格品质和职业道德,即能在职业生涯中依靠个人的道德品质树立良好的业界口碑并顺利实现个人价值。

四、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市场为导向,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和技术技能人才成长成才需要,基于河南省、平顶山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质检系统的发展趋势,按照“开放、合作、改革、创新”的专业建设原则,建立专业开发和结构调整动态机制,构建适应河南省、平顶山市经济和行业发展需求的专业体系。

五、建设目标

(一)总体建设目标

按照“面向市场紧扣产业设专业、依托行业深挖内涵建专业”的总体思路,遵循市场机制,坚持专业动态调整,稳定和壮大发展形势好、适应能力强的骨干专业,逐步减缩、停办招生量较少、就业率较低、同质度较高的专业,通过5年建设与发展,形成以工学为主体,以质量为特色,构建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土木建筑、食品药品与粮食、财经商贸等专业大类协调发展的专业体系,形成“规模、特色、质量、效益”协调发展的专业建设与发展的格局,在全省高职院校中,凸显学院专业建设特色。

2020年,稳定招生的高职专业数量达到50个左右,在校生规模达到10000人。建成绿色食品生产与检验、移动应用开发、高端装备制造等特色鲜明、优势明显的重点特色专业群,建成3个省级骨干专业、2门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机电一体化技术、食品营养与检测、工商企业管理(企业质量管理标准化)、建筑工程技术等4个专业教学资源库;建立与专业深度校企合作单位40-50家,依托行业大型知名企业联合建立紧密共享型校外实训基地5-10个。

(二)主要任务

1.科学合理设置专业。学院要结合自身优势,科学准确定位,紧贴市场、紧贴产业、紧贴职业设置专业,突出专业特色,打造出一批品牌优势专业,推动专业设置与我市“5+5”现代工业体系有效对接,提升专业建设与产业发展的契合度;整合高度相似专业,淘汰规模过小与社会经济发展不适应的弱势专业“十三五”末,增设移动互联应用技术、建设项目信息化管理、大数据技术与应用、市政工程技术、药品经营与管理、房地产检测与估价等12个专业。

2.突出学院质量特色。一是围绕质量行业需求,重点打造食品营养与检测、质量管理与认证、电梯工程技术、药品质量与安全、绿色食品生产与检验等质量类专业建设,形成一批在全国范围内具有品牌效应的特色专业。二是围绕“岗位专业技能+质量专业技能”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重点推进“质量特色课程”模块开发。三是在全院推进“科学精准、法制规范、责任诚信、创新卓越”的质量文化建设,开展QC小组成果发布、质量大讲堂等活动,形成浓厚质量氛围。四是建立诊断改进机制。全面开展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在专业、课程、教师、学生不同层面建立起完整且相对独立的内部质量保证制度体系。

3.推动国家和河南省产业发展急需的示范专业建设。学院要围绕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积极推进工业机器人、物流管理、电子商务、绿色食品生产与检验等相关专业建设。要深化相关专业课程改革,突出专业特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师资队伍和实训基地建设,重点打造一批能够发挥引领辐射作用的国家级、省级示范专业点,带动学院专业建设水平整体提升。到2020年,建成机电一体化、食品营养与检测、工商企业管理(企业质量管理标准化方向)等3个省级骨干专业。

4.优化专业结构。引进麦可思第三方评价体系,建立以专业规模、就业率、满意度为核心指标构建专业预警体系,整合相近专业基础课程,对于无法满足专业预警指标体系的专业实施限制或暂停招生。学院紧密对接“一带一路”、河南省国家粮食生产核心区、中原经济区、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等国家战略,围绕平顶山市五大产业集聚区,建设适应需求、特色鲜明、效益显著的专业群。学院继续完善以工学为主体,以质量为特色,构建信息技术、装备制造、土木建筑、财经商贸等专业大类协调发展的专业体系,形成“规模、特色、质量、效益”协调发展的专业建设与发展的格局。

5.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主动适应社会需求,自觉遵循高等职业教育规律,全面开展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研究与实践。在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和管理机制上进行全方位的创新。围绕“岗位专业技能+质量专业技能”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在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材体系、教学方法、评价方法等方面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综合改革。实施模块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大力推进模块化课程建设。积极稳妥推进中高职人才培养衔接,形成适应发展需求、产教深度融合,中高职优势互补、衔接贯通的培养体系。

6.切实加强课程建设。开展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建设,推进课程建设的综合化、模块化和项目化。积极引进国内外大学优质的课程资源,完善省、院二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制定院、系两级课程建设规划,启动院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改革项目。普及推广项目教学、案例教学、情景教学、工作过程导向教学,广泛运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到2020年,开发2门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0门院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7.深化校企协同育人。创新校企合作育人的途径与方式,充分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推动校企共建校内外生产性实训基地、技术服务和产品开发中心、技能大师工作室、创业教育实践平台等,切实增强学院技术技能积累能力和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发挥河南质量工程高等职业教育集团办学优势,推动专业人才培养与岗位需求衔接,人才培养过程和产业运营过程相融合。积极推动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一体化育人的现代学徒制试点。

8.加强教师培养培训。围绕提升专业教学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建设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和教师企业实践基地,加大“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力度,专业教师每五年企业实践累计不少于6个月。建立教师轮训制度,加强教师专业技能、实践教学、信息技术应用和教学研究能力提升培训。加强以老带新的青年教师培养机制。继续实施“骨干教师素质提升计划”,加强专业骨干教师培训,重视公共基础课、实习实训、职业指导教师和兼职教师培训。

9.提高实习实训装备水平。建立与行业企业技术要求、工艺流程、管理规范、设备水平同步的实习实训装备标准体系。要贯彻落实教育部发布的专业仪器设备装备规范,推进学院实训装备的合理配置和衔接共享,分专业(群)建设公共实训中心,推进资源共建共享。整合校内外实践教学资源,启动高水平示范性实训基地建设。建设5个左右具备教学、生产、培训和鉴定等多种功能的综合实训基地,其中重点建设2个生产性实训基地。加快国家食品安全检测科研中心建设步伐,发挥其在教学实习实训中的积极作用。

六、保障措施

(一)组织领导

按照统筹协调、分工负责原则,建立规划目标责任体系,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专业建设十三五规划与实施工作领导小组”,负责领导学院专业建设的总体规划与各项任务的实施监督;制定实施方案,明确工作任务、进度和责任主体,并将主要任务和核心指标分解到年度工作计划中,分阶段、分步骤组织实施。

(二)制度建设

要建立目标管理机制,明确负责领导、牵头单位和配合单位,各单位之间加强协调配合,形成分工明确、各尽其责、统筹协调的贯彻落实体系。细化目标任务,制订切实可行的时间表和任务书,组织实施、督促检查。加强对规划执行情况的跟踪与控制,建立中期评估制度,及时把握规划实施情况。

(三)资源保障

学院建立专业建设专项经费预算,充分挖掘行业、企业及社会资源,通过学院投入、企业行业支持、社会赞助等多种途径,不断加大专业建设经费投入,确保建设经费重点向专业带头人培养、专业教学团队建设、实训基地建设倾斜,构建科学合理的教学团队和适度超前的实践教学条件,力争在专业建设的经费投入、师资培养、基地建设、人才培养、专业适应能力与服务能力提升等方面实现良性循环。

(四)动态监控与绩效管理

学院引入第三方评价机制,建立专业建设质量动态监控、考核、评估工作机制,通过绩效考核推进专业建设工作责权统一,通过奖优罚劣,扶“特”、助“强”、推“新”,激励优势专业、品牌专业、特色专业、新兴支柱产业对应专业、经济社会发展急需人才专业做强、做大、做精,走集群化、集约化发展道路,实现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引领学院专业实现动态调控、整体优化,推动专业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关闭窗口
 
您是第 位访客
 

河南质量工程职业学院  地址:平顶山市湛河区姚电大道中段


电话:0375-3397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