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动态

学院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动态 / 正文 /

加强法律知识宣传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



作者: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2年04月18日 19:44 

什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是为了保障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培养未成年人良好品行,有效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制定的法律。

2020年12月2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于修订通过,自2021年6月1日起施行。

日前抚顺市东洲区人民法院不公开开庭审理宣判了一起只因为篮球场上的几句口角,两个班的多名男生就大打出手,导致一名本就患有脑血管病的男孩死亡的学生暴力伤害案,6名涉案少年全部被判刑,并处罚金16万元。

事件的经过是这样的:事发的早晨,东洲区教师进修学校附属中学两个班的多名男生因篮球场上的几句口角发生厮打。在厮打中,杨某、袁某、冯某、宋某、白某、郭某将二年级一班的张某一阵拳打脚踢,并将其踹倒在地后扬长而去,致张某死亡。

为什么仅仅几句口角,就会导致这样的惨剧?

我们可以从这个案例中看出来:大多数未成年人犯罪动机简单,多属一时感情冲动,而在我们生活当中也还有很多这样的案例。未成年犯罪文化素质较低,法律意识淡薄,对自己的行为后果的严重性根本意识不到。

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未成年受一些社会上不良风气的影响,有些青少年形成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消极人生观,在不良因素的影响下极易走上犯罪的道路。还有受社会不良文化的影响。不良文化主要是指不良的音像作品、书刊杂志以及可浏览不良内容的网吧等。未成年人正处于生理心理发育期,对事物缺乏正确分析判断,对色情暴力不能正确认识,往往出于好奇而模仿、尝试,这是未成年人实施性犯罪、暴力犯罪的主要原因。

上一条:普法宣传我们在行动

下一条:公共管理学院举行了以“同心抗疫,青年担当”为主题的升旗仪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