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公共管理学院25名2024级法律事务专业学生再次奔赴舞钢市人民法院,开始为期三个月的“3+2”跟岗实习(周一至周三校内理论,周四、周五法院实战)。

本期实习覆盖立案、民事、刑事、行政、执行、政治处、综合部七大核心岗位,学生将全流程参与卷宗整理、庭审辅助、执行协作及窗口服务,在真实案件中淬炼“协商优先、证据支撑”的纠纷调解能力,强化“权利不得滥用”的法治信仰。
据前两期学生进法院实习实训技能数据统计:2024年10月,第一批16名法律事务专业学子;2005年3月,第二批24名法律事务专业学子——先后走进舞钢市人民法院。实习结束后,他们人人能够独立整理卷宗、规范草拟法律文书、灵活协助案件调解,专业能力实现显著突破;从最初“页码标记手忙脚乱”的青涩,到如今精准锁定证据三性(关联性、合法性、真实性),程序严谨性已内化为职业本能。更可贵的是,实习生主动排查起诉程序瑕疵——缺失的送达回证、漏盖的签章——及时补正,切实避免司法风险,责任意识全面觉醒。职业素养与法治信仰,在此实现双提升。
公共管理学院院长欧阳学兵立足前两期“从课堂到法庭”的淬炼成果,向第三期实习生及指导教师发出动员与期许:要以真实案件为教材,牢固树立“权利不得滥用”的法治红线,让职业道德规范由外铄转为内生;要在调解一线与当事人面对面,锻造“协商优先、证据支撑”的解纷思维;更要把“思正行端、崇真尚公”的思政基因植入血脉,成为未来法律生涯的精神坐标。院校双方将以此为导向,持续迭代“思政引领、实务筑基、考点贯通”的培养闭环,为应用型法治人才的拔节孕穗厚植沃土、赋能续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