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指导中心

 首页 | 中心介绍 | 招聘信息 | 政策文件 | 毕业生风采 | 服务指南 | 就业桥 

 
当前位置: 首页>>职业指导>>正文

《中国大学生就业》|| 覃红: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就业创业的困境与应对
2023-09-08 11:03   审核人:

【作者简介】

覃红,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统计学,思想政治教育。

【摘 要】

 

大学生到农村就业创业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环节,近年来,高校毕业生整体就业形势严峻,高校毕业生的职业价值观发生明显转变,去农村就业创业的意愿不强和稳定性不够,政策激和教育引导仍然存在短板。本文分析出现这些困难和挑战的原因,同时对引导和促进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就业创业提出体制构建、政策制定、教育宣导和硬件建设等方面的建议。

【关键词】

 高校毕业生;农村就业创业;基层就业

【文本引用】覃红.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就业创业的困境与应对[J].中国大学生就业,2023(04):03-09

      一、问题提出

党的二十大强调就业优先政策,对实现充分就业和高质量就业、促进就业公平、解决就业困难群体等方面提出要求。乡村振兴战略为大学生就业、创业提供了新的机遇和广阔的发展空间,大学生融入乡村工作也是打造乡村振兴人才队伍的重要环节。多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大学生基层服务的政策,通过在岗位招录、薪资福利、职业发展、配套设施等方面提供帮扶保障,在吸纳高校毕业生入村工作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近年来,随着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就业特点发生明显转变,大学生到农村就业创业的意愿不强、稳定性不够、工作质量不高等问题也随之出现,农村如何吸引和留住大学生人才也成为了基层地区实现高质量发展所面对的新问题。

二、当代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整体特点


 

(一)供冷需热:结构性矛盾进一步加剧

 

大学生就业难,其实难在特定领域和特定群体,即供需的结构性失衡。一方面,当今国内劳动力市场逐渐从人口红利时代转型为人才红利时代,各地区为保留和引进青年人才,纷纷出台优惠政策,特定行业人才需求在后疫情时代逆势增长,抢人大战席卷全国。另一方面,毕业生数量突破千万,供给侧体量庞大,求职竞争激烈,但大学生求职却越来越“佛系”,考研、二战、慢就业、不就业比例连年上升。[1]

(二)求职求稳:稳定且发展是核心期待

既稳定又有发展潜力的平台给后疫情时代的大学生带来职业安全感。国家机关、选调生、事业单位等“体制内”工作成为多数大学生求职的必选项,而国有企业、中大型企业等“大平台”的求职竞争异常激烈。在互联网时代,毕业生也逐渐萌生出“新就业”观念,积极寻求大众就业路径之外的新职业机会。但在求职博弈的过程中,还是相对更多看重职业的现实收益和抗风险等保健因素。相对而言,非农村籍大学生对乡村生活缺乏了解,甚至存在偏见和误解,在社会评价上容易产生心理压力,降低了他们到农村就业创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回国回家:认清现实后的主动选择

我国综合国力增强、经济实力和国际地位日益提升,直辖市和省会城市在创造就业机会、营造创业环境等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这也是高校毕业生,尤其是优秀大学生更倾向于“回流”的主要原因。[2]具体表现为:海外归国大学生人数增长,一线、新一线城市以及省会城市的大学生更愿意回家;相比之下,东北、云贵、西北等地区保留本地生源毕业生的形势不容乐观。在主动选择就业的城市中,新一线城市相比一线城市而言,在工作压力、工作回报、生活条件舒适度等方面的性价比更高,对大学生更具吸引力。

(四)务实自由:当下和远景之间的权衡

在大学生求职的价值期待中,薪酬福利和平衡稳定等因素的影响力逐渐提升,但二者在现实中不一定能同时满足。在薪酬和稳定的权衡中,一些大学生一边寻求传统职业获得稳定感和安全感,一边通过灵活就业、从事新兴职业等新就业形态,或者创业来拓宽就业路径,满足自己对薪酬回报的需求。

(五)城乡差异:劳动力市场二元分割

城乡差异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城乡劳动力市场的割据。城市就业机会多,工作环境好,经济收入高,生活保障健全,吸引主动就业人才;农村就业机会少,劳动人事机制不健全,经济收入低,工作生活环境相对艰苦,缺乏人才吸引力。重要的是,在职业前景上,农村就业的大学生如果没有机制保障是很难流动到城市再就业的,对于具有短期到村服务意愿的大学生来说,第一份工作可能就意味着永远的留守,这种高职业转换成本从根本上阻碍了他们到农村就业的行动。[3]其二是城乡籍大学生的就业状况差异。调查发现,农村籍大学生的就业率、就业质量和职业期待都显著低于城镇籍大学生,[4]教育公平和就业公平问题仍然是横亘在城乡籍大学生之间的鸿沟,亟须解决。


       三、促进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就业创业的困境

促进大学生到农村就业创业意义重大、使命光荣。一方面通过高水平人力资源的引入解决新农村建设中的人才缺口,为农业现代化提供技术支持和智力保障;另一方面通过特定领域、特殊才能大学生的引领工作,提升农村治理能力和管理水平,为农业现代化、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同步发展奠定良好基础,还能缓解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然而,许多大学生对于到农村等基层就业项目或政策并不买账,主要原因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国家层面:国家政策和乡村环境缺乏吸引力

1.国家政策及制度落实

其一,长期留任激励不足。自2005年开始,政府推行的大学生到农村就业政策中,激励方式逐渐丰富,招录机制不断完善,留人机制有待改善。许多学生把到农村服务作为考研考编的短暂过渡,到村工作后又常常被上级部门借调长期不在岗,服务期限短难以发挥大学生在农村的价值和潜力。[5]其二,价值体系单一,合约特征明显。政策出台一般都包含着多元、多层级的公共价值体系,大学生就业政策尤其如此,只有既增进社会价值、又提升个人利益,才能使就业政策具有落地的基础。[6]我国基层就业相关政策仍然存在价值不对等现象,增进社会价值内容多,对个人利益缺乏可操作性的激励条款,也缺乏对留乡工作大学生职业发展的明确安排。正因如此,一些大学生对优惠政策的落实缺乏信心,影响他们到基层服务的决心。此外,现有政策多采用补偿-代偿的合约形式,核心内涵体现了政策制定方和政策实践方的交换关系,合约性质明显,对学生个体的内动力激发不足。其三,地方特色不明显,地方在执行国家政策时相对教条主义,没有充分发掘地方社会资源和优势制定出政策实施细则,比如经济代偿标准,可以根据各地经济发展情况制定补充条款,尤其对于经济落后、条件艰苦地区,“区别对待”才能对大学生产生足够吸引力。

2.工作环境和配套资源

一是基础设施落后,公共产品供给缺乏。一些地方地处偏远,交通不便,令人眼界狭窄;有些农村地区网络覆盖不到位,切断当地和外界的联系,这些都是难以破解的问题。调查显示,大学生对乡村工作生活环境的整体感受不佳,主要表现为交通不便、休闲不足、设施简陋等。[7]二是农村地区劳动人事制度不完善和缺乏公平规范的工作秩序。农村生活有其“地缘特征”和“熟人文化”,阻碍作为外来人员的大学生融入当地生活。有大学生在助力乡村振兴过程中,村民由于自身固有经验,对科学生产方法不接受,导致这些大学生难以开展工作。研究发现,相比城市而言,农村的非正规工作机会占比高,非职业化程度高,工作比较随性、难以管理。[8]三是农村工作岗位设置不科学,难以真正发挥大学生的价值。目前我国广大农村还不能提供白领性质的工作岗位,且技术类岗位也偏少,大多数聚焦于行政或基层服务类等事务性工作。[9]从这个角度来看,工作中发挥专业能力,积累专业经验的可能性不大,无法发挥工作的平台效应,从长远上来看,不利于大学生工作技能和经验的积累。

3.福利待遇和个人回报

受限于经济发展水平,乡村就业工资低成为大学生的共识,与之相关的一系列福利也难以得到体制机制保障。比如,农村医疗基础薄弱,即使有医保,也无法享受到好的医疗资源。基层服务工作的职责划分和边界都不甚清晰,加班加点无法兑现回报,这也影响大学生的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

4.培养帮扶和职业发展

一是缺乏全过程的专业帮扶,不能有效指导毕业生快速适应和开展实际工作;目前更多的考核和培训集中在进入基层阶段,对于任职后相关工作的开展,缺乏全过程的扶持。二是职业发展前景不佳。对于留乡工作的大学生,既没有资源支持,也没有平台背书,发展机会和晋升途径都十分受限。对创业大学生而言,农村的创业环境、社会资本、支持体系等相比城市而言都不健全和不充足,对创业者的要求更高、风险更大,无疑增加了许多困难。[10]

(二)高校层面:教育体系和引导措施缺乏影响力

教育上,首先是思想政治教育不够充分和深入人心,对到农村服务奉献的意义价值宣导不够,难以树立起学生们服务乡村的工作思想和乡村振兴意识。现有的思政课程目标之一就是帮助学生认清国情,但在农村问题的讲解普遍宏大叙事得多,理想高于现实,脱离实际空谈较多,对一些现实问题的分析不甚透彻和深入,许多师生都对“三农”问题不感兴趣或者有意忽视,所以了解甚微。其次是在专业教育方面,缺乏对学生服务乡村基层工作要求和基本技能的学生指导系统;再次是在通识技能教育方面,普遍缺乏配套的资金和机制,在就业能力的培养上更多以城市、大型企业就业作为背景来训练,专门针对乡村工作服务方面的引导不够。宣导上,对基层岗位和乡村振兴政策制度宣传解读的覆盖面不够;目前高校主要结合基层招聘来进行基层就业宣传,只能覆盖到应届生年级,对于低年级学生缺乏切实有效的引导机制。另外,很多政策宣导的方式都比较单一,没有把实践和体验融入到宣传中,不能当时当地地体验农村的工作生活情况,学生不能真正感同身受政策利好。这就会导致学生存在“宣传脱离实际”“宣传并不一定是真的”的认知,最终不利于政策推广和落实。队伍上,缺乏对毕业生返乡就业创业指导的专业团队。许多高校由乡村振兴工作人员或辅导员担任,高校辅导员教师日常管理事务繁杂,无法深入具体地进行基层就业的宣传和指导,同时也不具备基层工作经验,难以结合具体的政策和理论为学生提供服务。

(三)家庭层面:家庭经济和价值观念影响决断力

从社会资本视角出发,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影响大学生到乡村就业。通常而言,家庭社会经济地位越高,大学生去基层就业的可能性越低。研究发现,家庭经济地位中,父亲的经济地位对子女到基层就业意愿的影响更强,且呈负相关。[11]调查显示,在已经服务农村基层的大学生中,有74%的学生家庭经济非常困难或困难,23%家庭经济一般,3%家庭经济良好。超过78%的国家基层项目服务人员属于困难家庭,兄弟姐妹也基本多于2个,多为农村生源,经济压力比较大。[12]这批学生没有经济基础继续深造或创业,就业的紧迫性也更高,而城市籍学生情况正好相反。另一方面,从价值观来看,父母普遍对乡村工作有偏见,保留着上一代对农村“苦日子”的刻板印象,对基层就业不予支持;倾向上,父母更希望子女在大城市拥有公务员、国企单位等稳定工作,或者继续深造等更为“体面”的方向。

(四)学生层面:思想意愿和能力准备缺乏驱动力

在思想上,一些大学生缺乏艰苦奋斗、奉献精神,无法将个人抱负与国家发展结合起来。相比于党员大学生,非党员大学生在思想政治学习方面投入相对不足,也不满足部分基层就业对党员身份的要求,相对缺乏到基层服务的职业抱负。[13]在意愿上,一些大学生缺乏职业内动力、稳定性不高。调查发现,具有基层就业意愿的大学生中仅有10.7%的被调查者表示愿意留在基层,并将此作为自己的事业,更多的被调查者则是积累基层工作经验,为以后考公考研等做准备。在工作年限上,能接受2年及以下的占75.1%,能接受6年及以上的仅占1.9%,说明大学生长期留任基层工作的意愿不强。[14]在能力上,一些大学生缺乏工作能力和实践经验,仅限于书本知识或专业理论的学习,缺乏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实践机会,即使参与实习的学生,也仅限于校内任职或校外企业实习,十分缺乏对农村等基层工作的认知和实践。即使这些大学生有意愿到农村就业创业,一时半会也因为能力不足难以上手,更别谈解决问题和开拓创新。


      四、促进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就业创业的对策建议

(一)建立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就业创业的协同联动机制

大学生入乡就业创业是涉及国家发展、社会稳定、民生福祉的重大而系统的工程,最根本的举措应该是缩减城乡差距,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15]但是,这项任务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历代人的艰苦努力。所以,兼顾紧急性和重要性,还是应该严格明确政府部门职责,建立横向联系和纵向沟通的工作机制。根据我国现有的部门分权情况,可以成立“大学生到农村工作委员会”,研究和协调其中的重大问题,协调不同部门开展政策研究、制定、实施和监督,在资源调配和政策落实方面实现联动合作。同时,构建高等学校教育和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将大学生到农村等基层就业纳入高校考核指标。构建信息化平台,及时掌握大学生到农村就业的数据和真实情况,作为政策执行和调整的依据。同时,协同完善法律保障,使在农村工作的年轻人具有切实有效的保障。[16]

(二)完善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就业创业的政策支持体系

1.解决编制身份问题

发挥好大学生村官、现代农业和农业技术服务等几种主要就业渠道的作用,大力吸纳高校毕业生,并对优秀大学生人才予以身份认定。一是在户籍制度上更加灵活处理,确保大学生城乡双向流动的可能性。比如,对于入乡就业创业的大学生,可以保留其城镇户籍,或者安排城镇户口大学生到就近的农村开展工作,按照其所在城市标准发放工资福利补贴,享受城市公共服务等。二是在行政编和事业编方面向驻村工作的大学生倾斜,在待遇上和城市同类型、同等级岗位保持一致,解决其后顾之忧,以建立稳定的人才队伍。三是在人事任命上,尽量减少定岗定编带来的局限性,允许有余力的大学生在岗位工作之余,从事与三农相关的兼职或农业创业等事务,最大范围内调动其主观能动性。

2.加大补助补贴力度

在现有补贴政策基础上,分情况、分群体的加强补贴力度。对所有入村工作的大学生,其整体薪酬水平与城市同类型同等级岗位薪酬水平保持一致,同时提供服务期内的免费住房或住房补贴,提供必要生活补贴,并按最高水平缴纳社保。对到艰苦边远地区工作大学生,除了学费补偿代偿之外,还应实现国家和当地政府双补贴政策。对入乡就业的高学历、高层次、紧缺型人才,应在享受国家和省市财政资助的基础上,给予更高补贴措施。对长期在乡村发展的毕业生,解决其家属就业、子女读书、父母就业问题,并对房贷、车贷等提供免息或低息补贴。对到农村创业的大学生,可在简化申报程序或手续的基础上申请创业项目支持,享受创业类贴息贷款和减免税费,并由政府牵头进行创业指导,提供经验和技术资源支持。对有突出贡献的创业团队、项目或企业,可以采用多元化的激励方式进行表彰,同时给予更多的资源倾斜。

3.提供职业发展通道

对在农村基层单位履行完成服务期限且业绩合格的大学生,在研究生招录时采取过线即录取政策,在报考体制内单位时也可免除复试环节,并优先满足其选专业、选岗位等要求。对有培养潜质的驻村大学生,当地可以通过在职研究生或定向培养的方式支持其继续深造,并做好读书期间的档案转递、社保缴纳等服务保障。对于表现优秀的人才,在职务职称评聘、人才项目选拔、进修培训等方面予以倾斜或设立单独通道处理。同时,以全国知名教授专家为基础,成立乡村振兴研究专家团,定期发布研究课题,面向基层就业学生征集,其一给予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机会,其二给予课题经费支持,其三对于优秀结项项目,给予专门的硕博名额,确保优质生源持续不断服务农村。

(三)推进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就业创业的教育引导体系

从城乡二元结构到一元融合,在教育上的关键举措是使城市高等教育资源流向农村或实现共享,服务于三农问题。[17]首先就是保障农村学生优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公平。现阶段,城市重点大学依然保持精英教育的传统,使得农村学生在竞争优质高等教育机会上处于劣势,不利于城乡资源的公平整合。而农村学生对于家乡服务意愿和动力都更强,是乡村振兴的主力军,国家可以实行农村贫困地区专项招生政策、加分政策等方式,加大农村籍学生享受同等教育资源的机会。其次是强化农林类高校引领作用。高等教育系统中与农村关联最紧密的当属农业高等教育,也就是我国的农林类高校以及部分大学的涉农学科。农林类大学要加强农业相关的知识体系构建和实践应用知识的教育,如开设智能化农业和多学科交叉的新农业专业。普通高校在课程教学中融入农村发展现状和基层工作价值等内容,并开展农村基层工作的学生调研和课题项目,让大学生在学习、实践中体验和感受新农村建设,规划就业方向。针对有意向返乡就业创业大学生,学校应颁布制度进行奖励和鼓励,并提供教育资源进行知识教育和技术指导,增强这类大学生的就业信心。再次是加强师资力量建设,鼓励教师带领学生驻扎基层开展学习和实践。要将高校教师带领学生到农村实习实践纳入学校、教师和学生的考核体系,同时对在引导学生入村就业创业、搭建城乡合作平台、解决三农问题等方面有突出贡献的教师要加大表彰激励力度,树立和宣传榜样人物。学校也要积极开拓与农村的产学研教育项目、就业育人项目和定点实习实践基地等平台,深化学生对三农的认知,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此外,学校要发挥家校协同育人功能,引导父母以正确、发展的眼光看待乡村基层工作,消除认识偏见,支持孩子到基层实现个人价值。

(四)完善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就业创业的基础建设体系

加快乡村基础建设,如交通设施、信息通信、环境卫生等方面,逐步改善基层的工作条件,配套现代化办公设备,同时发挥农村自然环境优势,打造宜居生态,在缩小城乡差距的同时体现乡村青山绿水的特点。在乡风文化上,与村委会合力,共同宣传科学、卫生、文明的良好乡风建设,帮助毕业生更好地适应乡村环境与生活,从而更快速解决乡村发展振兴问题。在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中,政府可以在农村特定区域打造特色生活园区、特色产业园区等,以城市生活设施对标进行建设,并充分发挥本土资源优势,同时引进更多城镇的企业走进农村联合发展。作为城乡过渡的桥梁,入村大学生在职业初期可以先到这些特色园区工作生活,熟悉和适应本土环境,然后逐步走进基层、扎根农村、助力长远发展。[18]

 

 

关闭窗口

河南质量工程职业学院就业指导中心  地址:姚电大道中段
电话:0375-7662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