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首页2025
当前位置: 学校首页 >> 校园动态 >> 正文

探寻非遗技艺,弘扬传统文化——我校人文学子开展“出彩中原”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


作者:人文艺术学院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5-08-08 

鲁山县文旅局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指示精神,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增强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与责任感,在校学生处指导下,7月31日至8月6日,人文艺术学院师生一行10人前往鲁山县,开展“出彩中原”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以青春之力探寻非遗技艺,弘扬传统文化。

袁留福花瓷艺术馆

鲁山花瓷,作为陶瓷艺术中的瑰宝,其传承保护一直备受关注。实践团队先后走访了鲁山花瓷艺术馆、创艺坊工坊式体验馆及河南莆城古陶文化发展有限公司。非遗传承人袁留福向同学们娓娓道来鲁山花瓷的前世今生,从唐代初创时的古朴雏形,历经宋金时期的鼎盛辉煌,到当代的复兴发展,每一个阶段都承载着岁月的记忆。在观看央视专题报道后,花瓷“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华美蝶变,匠人们“七十二道工序缺一不可”的执着专注,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印象,也让大家领悟到工匠精神的时代内涵。

袁留福创艺工坊

河南莆城古陶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在创艺坊,青年匠人袁伟瀚现场演示拉坯制模,同学们亲手体验泥料塑形、上釉过程,切实感受“手腕稳如磐石,力道似有若无”的技艺精妙,深刻体会到传统制瓷工艺的严谨与不易。在河南莆城古陶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同学们看到了3D打印技术在现代制瓷工艺中的创新应用,见证了窑烧等环节的现代化变革,领略到非遗技艺在创新中传承的强大生命力。

鲁山古(柞)丝绸研究中心

羿伟龙祥(河南)实业有限公司

鲁山绸,曾作为唐代贡品远销西域的丝绸珍品,同样散发着迷人魅力。实践团队重点走访了鲁山古(柞)丝绸研究中心和羿伟龙祥(河南)实业有限公司。传承人潘大增向同学们讲述了鲁山绸作为唐代贡品、通过“茶马古道”远销西域的辉煌历史,并现场演示缫丝、织绸传统工序,同学们在其指导下,现场体验丝线交织的传统技艺。在羿伟龙祥实业公司,传承人王韶现场演示水煮缫丝技艺,介绍了传统工艺中水温把控、蚕茧筛选的核心诀窍,以及这项非遗技艺在现代纺织产业中的创新应用与文化传承价值。同学们重温相关工序,了解蛹虫草花、蚕丝胶蛋白粉等衍生产品的研发情况,直观感受传统丝绸在现代产业体系中的创新活力。

交流分享

在为期一周的实践中,同学们通过实地考察追溯技艺源流、亲手体验感悟匠人匠心、座谈交流深挖传承密码,系统梳理了非遗项目在当代传承的现状与挑战。活动尾声,同学们围绕“恢复传统染色技艺”等议题积极建言献策,将实践调研成果转化为具体可行的活化方案,为非遗保护工作注入了蓬勃的青春活力。

此次活动是河南省第九届普通高等学校“出彩中原”大学生主题社会实践活动的一部分,通过“青春视角对话千年技艺”,不仅加深了同学们对传统文化的认知,更为非遗传承创新开拓了新思路。下一步,学院将持续探索实践育人模式,推动调研成果落地转化,让古老非遗技艺在青春创意赋能下焕发出时代光彩,迈向更广阔的舞台。

上一条:探菌业古今之变,绘中原振兴新篇——我校食品与化工学院开展“出彩中原”大学生实践活动书写产业振兴答卷

下一条:2025年度关工委暨老干部党支部“丹青绘党情,翰墨颂七一”书画展举办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