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设置

专业设置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业设置 / 正文 /

建筑工程学院专业简介



作者: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5年03月25日 16:12 

工程测量技术专业

一、培养目标

该专业隶属于资源环境与安全大类,以现代测绘知识和先进技术为核心,涵盖无人机应用技术、三维激光扫描技术、GNSS(全球导航卫星系统)等技术,对空间信息进行采集,利用专业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分析和应用的技术性专业。旨在培养具备扎实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技术人才,能够胜任测绘、地理信息、工程建设等领域的测绘工作。

二、核心课程

工程测量技术、控制测量技术、GNSS导航定位与数据处理、数字测图、无人机摄影测量、三维激光扫描技术、BIM应用技术、变形监测技术、市政管网维护、土地调查与地籍测量等课程。

三、就业面向

就业方向主要面向测绘、水利水电、城建、道路、桥梁、市政管网维护、工业与民用建筑、土地管理等行业,从事测绘、工程设计与施工测量等测绘工程的组织、实施和管理工作。

四、专业优势

工程测量技术专业是河南省首批现代学徒制示范点专业、河南省高等职业教育传统示范性专业,同时也是“1+X”证书试点专业。该专业任课教师具备丰富的测绘行业实践经验,该团队获得河南省教学能力大赛一等奖,指导学生参加河南省高等职业教育技能大赛地理空间信息采集与处理赛项荣获一等奖、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施工测量赛项荣获国家级二等奖;编写测绘专业教材1部;建有河南省精品在线开放课程项目2项、河南省专业教学资源库1个。开展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合作企业有“测绘行业综合技术世界四强”的南方测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河南企业100强”企业河南省安装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教育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典型企业”福建金创利信息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等10余家,本专业课程结合当前低空经济发展和行业需求,针对工作岗位设置,注重核心技能和职业素质培养,实现校企无缝对接。

工程测量技术专业无人机应用方向

一、培养目标

该专业隶属于资源环境与安全大类,以无人机为平台,搭载专业测量设备,实时快速获取目标区域地理空间信息,并快速完成数据处理、成图和建立实景三维模型的信息化、智能化的测绘新技术。本专业致力于培养学生掌握无人机装调与维护、无人机操控、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三维建模等技能,能适应无人机应用与测绘地理信息产业转型升级和企业技术创新需要,具有良好职业素养、较强创新应用能力,能够在低空经济布局、智慧城市建设与管理以及与无人机应用等应用领域,从事无人机数据采集与处理、 应用与管理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二、核心课程

无人机操控技术、无人机装调与维护、无人机航测与数据处理、摄影测量技术、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三维建模技术、GNSS导航定位、测绘制图与CAD、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等。

三、就业面向

主要面向无人机装调与维护、外业调绘、三维建模内业数据处理、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物流与运输、环境监测与保护、农林调查、无人机电力巡检、消防救援、测绘产品技术服务、测绘产品质检等。

四、专业优势

该专业隶属于资源环境与安全大类,主要侧重于无人机的应用技术,紧密对接低空经济的发展趋势,该专业紧密对接低空经济的发展趋势,深度融合无人机、人工智能、信息技术、工程测量技术等多学科知识,致力于培养掌握测绘行业前沿技术的复合型人才。我们配备了行业前沿的无人机设备及配套软件,确保学生所学知识与行业一线需求无缝对接。采用产教融合的模式,与多家知名企业展开深度合作,包括在测绘行业综合技术全球领先的南方测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专注于信息技术开发和无人机研发的苏州恒井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郑州三维圈数字科技公司、深圳鹏翔云飞智能航空科技有限公司、北京达北时代科技有限公司,以及平顶山蓝穹无人机培训基地等10余家企业。课程设置紧密围绕低空经济和无人机行业的发展需求,针对实际工作岗位进行优化,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技能和职业素养,助力学生成长为行业所需的专业人才。

测绘地理信息技术专业

一、培养目标

该专业隶属于资源环境与安全大类,是集计算机科学、空间科学、信息科学、测绘遥感科学和管理科学为一体的综合性专业。紧密对接国家战略性产业和重点建设领域。致力于培养学生城市管理系统的维护、更新,无人机数据处理,电子地图制作与应用等技术技能,学生能在低空经济、智慧城市系统管理、实时导航定位、人工智能地图、移动应用定位服务等行业从事相关软件系统平台的维护与更新,电子地图的制作更新等技术岗位的工作。

二、核心课程

地理信息技术、GIS空间分析与应用、遥感技术应用、数字测图、GIS 软件应用、测绘制图与CAD、GNSS定位导航与数据处理技术、无人机摄影测量技术、三维地理信息建模、空间数据库技术应用等。

三、就业面向

主要面向测绘与地理信息数据处理、GIS技术应用、地图制图与地理信息服务、城市规划与自然资源管理、项目管理与技术支持、交通与物流、能源与矿业等。

四、专业优势

该专业专注于测绘数据的处理与应用。紧密对接低空经济发展战略,致力于培养测绘行业在软件技术应用和数据处理等方面的紧缺人才。教学团队在测绘领域实践经验丰富,采用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与南方测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易图数码测绘信息有限公司等业内领先企业合作,确保教学内容与行业需求同步。课程体系设置紧跟智能测绘新时代的发展趋势,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技能和职业素养,确保学生能够胜任未来的工作岗位。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介绍

一、培养目标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属于土木建筑大类,主要培养思想政治坚定、德技并修、全面发展,适应行业发展需要,具有良好的专业技术素养、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掌握现代化建筑建造的基本理论和施工技术,具备信息化建模、装配式建造、绿色环保建筑、全过程工程项目咨询与管理等技术技能,面向建筑工程施工与设计、现代城市更新改造升级、建筑信息模型设计与应用、工程项目管理等领域的高素质劳动者和高技能人才。

二、核心课程

本专业开设的核心课程有:建筑施工技术、装配式施工技术、BIM技术应用、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施工组织与管理等;

专业实训课程有:建筑施工技术与装配式施工技术实训、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实训。

三、就业面向

本专业毕业生就业范围广泛,就业岗位主要面向现代建筑施工企业工程管理与造价管理、政府机关单位住房建设、城市更新及资源环境等部门技术与管理、建筑工程设计单位BIM模型技术应用、地形地质勘察等岗位工作。毕业生通过继续深造可进一步面向建筑设计师、建筑结构工程师、城市规划设计师、高校及科研人员等专业技术岗位就业。

四、专业优势

该专业为中央财政支持重点建设专业。依托河南省数字建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平顶山市BIM+VR技术协同创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筑施工工艺仿真实训室等校内外实训基地(实训室),现已建成一支以中青年教师为骨干、知识结构层次较高、年龄结构合理、业务能力过硬的“双师型”教师团队,近年来,专业教师先后在河南省教学能力比赛中获得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专业学生也在近两年获得河南省高等职业教育技能大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全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河南省铜奖等荣誉;专业现有河南省专业教学资源库1个、河南省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门;与河南省安装集团等知名企业合作共建多个校外实训基地、联合开展现场工程师订单班人才培养,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实训、实习及就业条件。

智能建造技术专业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隶属于土木建筑大类,致力于培养具备智能建造技术基础知识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我们立足中原经济区建设,紧密服务“新基建”、“智慧城市”、“智慧居家养老”等智能化工程需求,以工程建设智能化为核心,紧跟行业技术发展趋势,依托人工智能、BIM、无人机、装配式建筑、VR/AR等前沿技术,充分发挥专业特色优势。课程设置围绕智慧城市、智能建造和新基建等领域的智慧化应用需求,帮助学生掌握智能建造的核心技术,培养工程项目管理、施工技术应用、智能设备操作与维护等综合能力。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学生将具备胜任智能建造领域相关工作的能力,为行业输送高素质的专业人才。

二、核心课程

该专业围绕智能化发展方向,核心课程设置有:BIM技术应用、物联网技术、智能测绘技术、智能建造施工技术、机器人技术、无人机应用技术、三维激光扫描技术、装配式施工技术、市政官网维护技术、智能检测与监测技术。

三、就业面向

毕业生可在设计院、工程咨询公司、建筑企业、房地产开发公司等领域,从事智能建造相关的设计、施工、管理等工作。具体岗位包括BIM技术工程师、智能施工技术员、工程数据分析师、智能建筑系统运维工程师等。随着工程行业智能化转型的加速推进,智能建造技术专业的毕业生将迎来前所未有的职业机遇,就业前景广阔,发展空间无限。无论是参与智慧城市建设,还是投身新基建领域,毕业生都能在智能建造的浪潮中实现个人价值,成就职业梦想。

四、专业优势

该专业紧密对接智能建造技术发展前沿,深度融合信息技术、机械工程、建筑学等多学科知识,致力于培养掌握智能化工程行业最新技术的复合型人才。我们高度重视实践教学,通过丰富的实训、实习等环节,全面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为毕业生铺就广阔的就业前景。采用创新的产教融合模式,与河南省安装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马来西亚分公司合作共建智能建造产教融合实践中心,同时携手恒井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上海通德工程勘察设计有限公司等十多家行业领军企业,共同打造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这些合作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多样化的实习和实训机会,还显著提升了他们的职业竞争力,助力他们在智能建造领域脱颖而出,成为行业未来的中坚力量。选择智能建造技术专业,就是选择了一条通往智能化未来的光明之路!

工程造价专业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较强的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掌握本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面向专业技术服务业的工程造价工程技术人员职业群(或技术技能领域),能够从事工程造价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二、主干课程

本专业开设的核心课程有:建筑工程计量计价、装饰工程计量计价、安装工程计量计价、建筑识图与构造、建筑结构、建筑cad、造价电算化、BIM技术应用,建筑材料、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项目管理、建筑施工技术等。

专业实训课程有:建筑工程计量计价实训、装饰工程计量计价实训、安装工程计量计价实训,建筑结构识图实训等。

三、就业方向及岗位

本专业毕业生就业岗位主要是面向工程咨询公司、建筑施工企业、房地产开发企业、政府部门及事业单位、会计审计事务所等相关企事业单位,从事造价咨询、招标代理、BIM技术、 施工预算、成本控制、投资估算、工程审计、项目管理等岗位工作。

四、专业优势

我院开办工程造价专业以来,经过十余年的发展,目前本专业拥有一个职称、年龄结构合理的专任教师团队。校内建设有工程造价电算化实训室、BIM实训室等实训室,为本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了良好的教学保障。工程造价专业为专业群重点建设专业,校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社会认可度高,专业规模大,学生成绩好,历届学生屡屡在国家级、省级技能大赛中获一、二、三等奖,尤其在三创赛中成绩突出,深受社会各界好评。大量毕业生通过“专升本”考试进入省内本科院校学习,部分优秀毕业生升本后已考入国内重点院校的研究生。

建筑室内设计专业简介

一、培养目标

室内设计专业旨在培养兼具艺术素养与技术能力的复合型人才,通过系统学习建筑设计原理、物理技术手段和创新设计方法,学生能够打造功能合理、舒适优美且个性化的室内环境,满足人们的物质与精神需求。培养目标注重学生在空间布局、声光设计、色彩搭配、智能家居、可持续材料应用及环境安全配置等方面的综合能力,同时掌握VR/AR、BIM、智能家居系统筹新技术,提升设计效率与用户体验。

二、核心课程

专业课程设置紧密结合行业发展趋势,核心课程包括:CAD制图、3D Max建模、软装设计、智能空间设计、可持续材料应用、VR/AR技术应用等。

专业实训课程:空间测绘与分析、设计方案创作、材料与工艺认知、软装搭配实训、装饰工程预算编制、项目管理模拟等。

三、就业面向

毕业生具备多元化的就业选择,主要岗位包括:室内设计师、软装设计师、智能家居设计师、虚拟现实设计师、项目管理等。

四、专业优势

建筑室内设计专业在建筑与设计领域备受赞誉,社会认可度极高。毕业生凭借扎实专业能力在行业中脱颖而出,深受企业欢迎。随着智能家居、虚拟现实等新兴领域的快速发展,他们在传统设计与新兴技术板块都能充分发挥优势,竞争力强劲。师资方面,专业课老师均为80、90后,充满朝气与创新精神,全部拥有研究生学历,学术水平出众。“双师型”教师占比95%,能将行业实践与教学科研紧密结合。利用先进的VR/AR实验室、智能家居体验中心等,为学生打造优质学习实践环境,专业师生在国家级技能竞赛中获二等奖、三等奖,省级技能竞赛中多次斩获一、二、三等奖,这些成绩持续提升专业的知名度与影响力。

建筑材料检测技术(装配式智能制造技术方向)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属于能源动力与材料大类,专业聚焦建筑工业化与智能化转型需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建筑材料检测技术与装配式智能制造技术双核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学生将掌握从传统建材检测到智能生产全流程的核心技能,成为推动绿色建筑与智能建造发展的行业先锋。

二、核心课程

建材化学分析、混凝土无损检测、BIM技术应用、预制构件质量检测技术、道路工程材料检测与质量评定、建筑装饰材料与室内环境检测、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市政管网维护与检测等

三、就业面向

毕业生可在质量检测、质量监督单位、装配式建筑构件制作与安装、装配式混凝土预制构件质量检验、建筑信息模型(BIM)等相关单位从事质量检测员、装配式构件智能检测工程师、BIM技术应用专员、装配式生产系统运维师、建筑机器人应用工程师、绿色建材研发技术员、智慧工地项目经理等工作。

四、专业优势

本专业为河南省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专业,通过“检测技术+智能制造”双核驱动,解决了传统建筑行业效率低、污染重、质量管控难的痛点,成为推动建筑业升级的关键力量。学生不仅能获得硬核技术能力,更站在产业转型的风口,职业发展兼具稳定性和前瞻性。并且国内开设该专业学校较少,人才稀缺,毕业后可以高薪就业。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