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共育

家校共育
当前位置: 首页 / 家校共育 / 正文 /

家长课堂—浅谈大学生家长角色之转变



作者: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08日 15:48 

    在家校沟通的过程中,经常有家长朋友们反映孩子进入大学校园后,地域间隔远了,而和家长的心理距离好像也是越来越远……那是因为孩子踏入大学校园后开启新的生活,家长的角色也应当适时转变,以更好地支持孩子的未来的成长与发展。



图片
图片
“照顾者” 到 “辅助者”
图片
图片











图片


    在孩子的中小学时期,家长往往承担着全方位照顾者的角色,从衣食住行到学业辅导,事无巨细。然而,大学是自由和开放的环境,孩子拥有了更多自主决策的空间,他们需要自己去探索去成长。此时,家长可以从原先的“照顾者”和“决策者”的角色适时转变为“辅助者”,给予孩子更多的信任,引导孩子学会独立解决生活中和学习中的问题。当孩子遇到“是否参加社团活动”“是否转专业”等问题时,尝试给予孩子相关建议和参考,但最终决定权交给孩子,培养孩子独立应对生活挑战的能力。








图片
图片
从 “说教者” 到 “倾听者”
图片
图片








    过去,为了帮助孩子少走弯路,家长可能习惯用说教的方式将自己的经验和想法灌输给孩子。但大学生正处于思想逐渐成熟、渴望独立表达的时期,过多地说教会让他们产生抵触情绪。孩子长大后,其实更需要的是家长学会倾听。当孩子分享学校里的趣事、参加社团活动的经历,或是遇到的挫折时,家长不用急于评判或给出解决方案,先专注地聆听孩子的讲述。家长的认真倾听不仅能让孩子感受到被尊重,还能帮助家长更好地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从而在必要时给予更贴心、更符合孩子需求的建议。









图片
图片
“情绪焦虑者” 到 “情绪稳定者”
图片
图片







图片


    孩子上大学后,很多家长会因为孩子的成绩、生活以及未来发展等焦虑不安,这种情绪很容易传递给孩子,让孩子承受不必要的压力。家长要意识到,自己的情绪稳定对孩子至关重要,多用积极的视角看待问题,多关注孩子的成长与进步。稳定的情绪能为孩子提供坚实的心理后盾,让他们在面对困难时更有勇气和信心。









图片
图片
从 “个体关注者” 到 “家校合作推动者”
图片
图片









图片


     以往家长朋友更多关注自己孩子的成长,在大学阶段,家长应成为家校合作的积极推动者。学校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平台,家长可以主动与学校沟通,了解学校的教育理念、培养方案以及各类活动安排,形成家校教育的合力,共同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

    大学时期是孩子人生的重要转折点,家长角色的转变家长不仅能帮助孩子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还能在亲子互动模式中,与孩子共同成长,建立更为深厚、健康的亲子关系。让我们家长以全新的角色陪伴孩子成长,助力孩子成才。






图片




图片






上一条:我院组织师生观看“心理防御机制——日常情绪和行为的心理学原理”主题心理健康公开课

下一条:我院组织师生观看 “泥泞中盛开繁花—大学生挫折应对”主题心理健康公开课

关闭